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血脂异常的患者还比较少。近3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异常的患者急剧增多。据卫生部发表的信息表明,目前我国约有1.6亿人患血脂异常,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血脂异常是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30多年来,随着血脂异常人数的增多,人们对血脂的关注和认识也在逐渐提高,防治研究不断深入。
从降低“高血脂”到调节“血脂异常”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医学研究表明,胆固醇水平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人们由此开始关注“高血脂(也称高胆固醇)”这一危险因素并与之抗争。
我们现在知道,血脂异常通常包括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低下,对于这几种情况都应进行治疗。
而在以前相当一段时期,与人们所关注的“高血脂”概念一样,调脂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高血脂,即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被称为“降脂治疗”。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于血管维护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脂蛋白胆固醇,因此血脂异常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血脂的不正常改变,并进而出现针对血脂异常的调脂治疗观念,不再是为了降脂而降脂,而是为了降低血脂异常的危险水平;调节血脂水平,使其处于合理分布状态才是要达到的真正目的。调脂治疗强调对血脂的干预不只是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降低其危险水平,其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不应降低,而是提高。
当然,在冠心病的防治中,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降低LDL-C。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冠心病病死率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直接相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形象地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吃草的兔子就不会患冠心病。”他认为,把胆固醇降下来,冠心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下降。
现在医学界对血脂异常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血脂本身,已经发现它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和单纯血脂异常的人相比,同时患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的风险更加巨大。来自这些方面的挑战将是现在和未来血脂异常防治研究的重要内容。
他汀类药物带来治疗观念变革
在人们发现血脂异常危害之后的几十年中,临床针对高血脂、血脂异常的治疗探索从未间断,国际医学界在此期间先后完成了数十项较大规模的降脂治疗试验。
始于1973年的奥斯陆一级预防试验表明,减少饮食中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力论证了降低胆固醇水平对冠心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降脂药物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却令人失望。例如应用安妥明进行的“WHO协作试验”、应用吉非贝齐进行的赫尔辛基心脏研究、应用考来烯胺进行的LRC-CPPT试验等一级预防研究,应用安妥明与烟酸进行的CDP等二级预防研究均未取得预期效果。这些早期研究显示,降脂药物干预可醇水平,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冠心病死亡率有降低趋势,但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有所增加,总死亡率无下降甚至稍有增加。
近几年,全球相继发表了多项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结果,其中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试验所采用的降脂药物都是他汀类;总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都有降低,其中LDL-C有大幅度的降低,而HDL-C有升高;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尤其是总体死亡率显著降低;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如癌症、自杀等)并未增加。这些研究充分肯定了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并明确了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应用有良好的安全性。胡大一教授认为,他汀类药物带来了治疗的革命性变化,符合调脂治疗的目的。
胡大一教授指出,提高HDL-C水平和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发展方向。他解释说,当单一降脂药物不能达标时,联合用药可提高血脂水平的达标率;联合用药可充分发挥药物互补协同作用,有利于全面调整血脂异常,并减少与某一药物剂量增大相关的不良反应。
提高认识,促进健康
针对我国公众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达标率和治疗率都较低的现实,卫生部不断推出相关措施,来推动和提高公众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防治水平。2004年,旨在充分运用在胆固醇干预方面的临床研究证据,贯彻我国的血脂异常干预建议,对全国临床医生开展系统的继续教育,卫生部启动了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该项目至今已经进行了4年;去年5月,《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公布,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可执行的诊疗策略;前不久,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为各地开展血脂异常防治宣传工作,普及血脂异常预防知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降低血脂异常发病率提供参考。